作者与欧阳中石先生在一起
文/潘海涛
多年前,我曾就书法的继承与创新问题请教于欧阳中石先生,先生对我说:“学习书法有来处有去处,这是发展的方向,要融会前人的东西。”“书法创新是在传统上再往前走一步,而不是另起炉灶。”“在学习书法时,使自己的个性少往外发挥。多吸收前人的东西,是‘丰富’;过早展示自己的个性,是‘收缩’。”
先生一席话,使我受益颇多。
书法的学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纵观书法历史长河,一座座丰碑扑面而来。中国书法底蕴之深厚,继承和创新是书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可以这么说,一部书法史就是创新史。
古往今来无数书法艺术家为其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既有前人艺术特点又有明显地区别于前人。在统观前人基础上根据自己时代的审美需要取舍着、选择着新的艺术道路,书法长河才得以源远流长。甲骨文、金文的率意而朴厚,秦汉的雄浑与稚拙,魏碑的博大于雄强,晋人的潇洒于飘逸,唐代楷书和狂草的谨严和豪放,宋人的重意,明人的尚态,清中晚期的碑字复兴以至当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鲜明的艺术追求和独有的艺术特色,这中间是一个传承。
学习书法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面临着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中,既要师古,有古人之法度,又要师古不泥,书中有“我”。任何书家,都只能在学习和继承先人的前提下谈创新。当然,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师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书断》中说,王羲之“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王羲之通过继承传统“兼撮众法”,最后“备成一家”。
书法艺术之所以历几千年而不衰,就是因为它创作不止,创新不断。假如王羲之只跟在卫夫人脚跟亦步亦趋而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也不会成就其书圣地位;假如颜真卿在楷书没有更新的追求,那么也不会产生如此艺术高峰;假如张旭、怀素没有在狂草上有所突破,那么他们也不会名传千古。
书法讲究法度,然法随“我”立。学习法度是继承,立“我法”就是创新。当一个书家建立起自己的艺术语言之后,自然能做到我与法合一,我用我法,也就能做到随心所欲,自由书写。
近些年,也有人把“创新”带到一个误区,认为丑、怪、不同就是创新。这些,都将会把书法引入歧途,学书者当戒。
潘海涛书法:游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