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晏明
在“展览体” 与“丑书”论战潮中,书坛似乎进入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平心而论,丑书本不该贬义,它由求新求个性张扬而来,因异于古典端庄秀丽的实用性一路,被冠以丑名。而一旦断失传统,流于造作,就是真丑书;所谓“展览体”以回归经典、二王为旗帜,其中既有对“流行书风”的反思,也有矫枉过正的弊端,更具书坛新旧阵营意识形态的较量。实际丑书又何尝不是过去的展览体,在大赛大展览成为中国书法人唯一出路的现实下,当主流风向一变,人们又一昧“经典” 、“二王”,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只有不趋炎附势时风,人格独立的书家,才堪称书法艺术家,除此,任何技艺都没有意义,应为在种种书法作品后面,都是同一个人,一个极想参展获奖的人!如何从时风中走出真我之路,河北书家江书学先生的探索精神值得关注,容我大略讨论下:
难辨何体
初观江氏行草,真不算何家何体,其既不入流行书法之列,又绝非古人哪家哪派的综合,但你会觉得他必是正统的书法。他有苍、拙、雅、虚、凝、涩等味道,唯一是不甜,这些东方哲学式审美要素,看得出他对传统的追求与学养,且全从其独特的字迹流露出来。
结体独特
除有点林散之的影子,及近代日本书风的散逸气味,以我浅学,实说不来江氏结体的路数,旋致电请教。回答是他放弃了古人通常的结字法,只根据古人的美学原理,全部打散了解构再组合,就像搭房子一样搭出自己的一套模式。他古人学过很多,人云“百变大江”,但也不薄今人,除林散之、赵冷月,河北画家翟润书的字他也有摄取。于是我特地研究了翟老,一位出色的大画家,不入主流,粉丝极多,其字颇有画意。江氏受其画意启发,又高明在不染画家字过于装饰的习气,创出自己的结构体系,自成一格。这是善学,可称别出蹊径,其苍劲空松的线条,摇弋于方圆、聚散、倚正、虚实之间,阐述着“一阴一阳谓之道”之美妙至理。
笔法离群
经典用笔多讲中锋,而江氏偏偏擅用偏锋,他不是别人般一偏便薄,也非古人讲的偏锋必要沉着痛快。他以一种如单刀入石笔法,宛若凿痕,此碑法入行草。他又善于挥洒散锋,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其聚处涨墨,雨中夹雪,沉劲而轻松。兼章法清朗,线条节奏轻松自然,貌狼藉而骨清秀,呈现出一种自娱自恋式的惬意无为态度,这必是书家的真性情!
楷极而行
自古书学唯楷书称“体”,今日不少人说学唐楷是学写字,不是学书法艺术。不怕得罪,此辈可谓把无知当个性了,颜体正大忠义,欧体肃穆精严,柳体铁骨峥嵘,都承载着东方哲学及人格风范之大美,所谓书法艺术,赏的是字后面的人和那个精神,而不是看写的放不放、潇不潇洒,布局妙不妙。我只能说诸君对艺术的各种形式感悟太浅,只以时风观念为艺术。
江氏在楷书领域用功极深,成就极高,我在《江书学楷书记》讨论:“江氏楷书可贵之处先在一正字。当内容所需,从结构到笔划,其楷能严谨端正,直承唐楷严谨之风••••••有晋之醇厚、冲淡、内敛;唐之骨气、严整、丰满;魏之方整、磊落••••••正楷中隐含篆魏神韵。正楷成体,最难在表面不创新,沿用楷笔,而能辨识度强,自成一家。”在这个楷书被边缘化,书家不懂欣赏馆阁体庙堂气的小时代,得江氏能深入正楷纯粹,融冶百家,而化成江楷,这是极可贵的现象。
而更难能的是他又物极而反地迷上行草,形成自家面貌。史上正楷与行草能双峰并峙、两皆大成的书家为数极少,高标准论王羲之、颜真卿可算,其难在行草成家易,正楷称体难。江氏楷行两成,足令我以奇人视之。
我因不解而问其缘由,他的回答很朴素,说自己爱好广泛,性格多面,只要喜欢一件事,就会不顾一切地全力的深入探索进去,换了新的项目也是同样。在目前参展跟风,全力入展入协会的功利艺术时代,我看江书学先生给人们最大的启示价值就在他的“不顾一切”了!
(2016年4月14日于广州)
江书学行草书欣赏
江书学简历
江书学,笔名大江,别署九方皋门,鹅城漫士,玉面书生等。本科学历,1965年生于河北广平农村,兄妹五人中排行老三(男排行老二),从小体弱。父亲江培臣,母亲李存芳,均为农民。幼承家教及乡贤开始涂鸦,高中毕业后当过两年广播员,后从军,因艺术成就及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现就职于河北博物院,文博副研究馆员。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书法考级中心副主任,河北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石家庄市传统文化教育协会顾问,河北省楹联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顾问,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等。擅长楷书,有江体之称,或谓"百变大江"。作品入展首届、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出版专集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