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建军
古人云: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以为这在于山给人的感觉是博大而雄浑,水则是浩然而幽深。我爱水,但更钟情于山。学习工作之余我总爱寄情于丹青墨海笔耕自吟自唱,冥冥不觉中已有三十载。
胸中河岳笔底云烟,丹青之道贵在师法自然而抒心意。我画山以山为师,自号“宗山居士”,工作之余常抽空去登山探幽写生,从中去寻觅山的画法,感悟山的内涵。那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在我眼中似乎都蕴含着灵性与诗意,让我动情。
诗圣杜甫登泰岳时曾吟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可见其当时吞吐大荒,目穷八极的豪气。站在山之巅放眼而望,那逶迤连绵的山韵,云烟奔涌的壮观,足以让你心灵震撼,那浩然之势苍雄之气足以让你心灵感动。站在山之巅,你可以忘却自我肆意宣泄,袒胸振臂吐纳云气解衣长啸。
然而,面对山有时也会有别一种心境,那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幽思,一种源于心底的呼唤。面对山的博大我常有沧海一粟的感慨和对其十二分的虔诚,这便是源于心灵的痴爱。宋朝辛弃疾有词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可见其对山的一片痴情。中国画的艺术思想常讲究“天人合一”、“神与物游”,其实讲的就是触景生情与借景抒情的物我交融。看山也是如此,要有那份真情,就是要用心灵去感悟并与之沟通。因为只有在无言的静对中,用心你才能真正寻觅出和理解岁月沧桑赋予山的那种原生的内涵和亘古洪荒所沉积的神秘雄奇之美。山是伟大的,就如同一尊尊法相庄严的如来耸立于天地之间启迪众生释疑正道。
看山就如同翻阅沧桑去感悟人生:清晨看山山之方醒,草木含露山鸟争喧,远山如黛近山巍峨,云气飘渺开合如婴儿含笑甜美清灵,一份清新,一份自然,一份天真。日出之时金光闪烁耀人眼目,山如金铸云似流锦,如诗如梦。一片绚烂。一片妖娆,一片清纯。日上中天,雾去云隐四野豁然,草木向荣郁郁郁葱葱,一片开朗,一片苍雄,一片峥嵘。在夕阳里看山最美。苍山如海落霞似抹,天际云静风止,从云隙之间透射出的道道光芒洒在山间,山如金塑草木如丹。四野无声,静寂安然,一片祥和,一片静谧,一片真淳,细细观之如品陈酿,回味无穷。
我喜欢静思,尤爱在月明风清的静夜里在山中独坐与山交谈。此时看山如洞察胸腹可自省内心。月明如镜清辉似水,此时正襟危坐闭上眼睛便可忘却自我渐入佳境……蓦然,几声晚钟悠悠传来宛如清磬,似乎身旁的空气也为之一震,心中之尘和身外之尘仿佛竟随着那空灵的钟声骤然尽落,心头如醍醐灌顶一片空明。
仁者爱山便可与山同在,神与迹化便可得山之气韵,情之所至便可与山为友。因为只有与自然同在才能超越自我,而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和山一样达到永恒。
作者简介:
苏建军(剑君),字宗山、号不禅。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著名画家杜炳申等先生,研习书画三十余载。现为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河北分会副会长、兼创研部主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林泉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北京神州墨韵书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