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下冀商网

冀商论坛
冀商文化解读
发布日期:2014/7/23 23:00:02   文章来源:河北日报

    近年来,关于商帮的话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化界、经济界于此尤为着力,关于商帮的研究著述、影视作品层出不穷,颇具影响;各种名号的商帮组织、联谊聚会和经济活动应运而生。而曾经拥有“百年辉煌”的冀商,也裹挟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穿越历史焕发出新的光彩。

    商帮与冀商

    “商帮”是个历史名词,当今各地有所沿用是另一层含义,包括近几年正在叫响的冀商。尽管现在有“十大商帮峰会”、“十三省商帮论坛”等,但都是与历史上的商帮隔断几十年后的新型组织,并非从前辈那里直接承继。

    “商帮”一词,《辞海》中解释为“商人行会”,称其为中国旧时的“商帮”。其实行会是同行业的联合组织,与人们常说的晋商、徽商、浙商、冀商等相去甚远。我们通常所说的“商帮”即经商集团,“冀商”即由河北人组成的经商集团,或者可以称之为河北商帮。

    商帮是以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由于籍贯相同而具有相同的口音、相同的生活习惯,甚至相同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从而形成特有的亲近感。传统的中国人,乡土观念是极为浓厚的,商帮就是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商人组织。具体地讲有四个特点:一是地域性,如山西的晋商、徽州的徽商、宁波的宁波帮等;二是集团性或者说团队性,表现在成员关系、活动范围、合作措施、利润分配等方面;三是专营性,即经营项目相对集中并占有垄断性或较大的市场份额,如明清时期晋商对于钱庄的影响;四是人文性,即经营理论、策略、风格、影响等。这四大要素不可或缺,浑然一体,尤其以人文性为世人瞩目,作为区别商帮的重要标志。

    在河北商史上,能称得上“帮”的有三个:一是冀东乐亭一带以东北为主要活动地的“老呔帮”;二是“走东口”到蒙古经营的“张库帮”;三是以保定商家和专类物产商品行销天下的“冀中帮”。这三大帮构成了“冀商”的主体,其地区性、集团性和专营性都十分显著,人文性亦独具特色,在历史、规模、商业影响诸方面,并不比曾经富可敌国、名满天下的晋商、徽商、浙商逊色。

    历史上,外出经商的人,往往因为家乡穷困,自然条件恶劣,地产不足以糊口,或人多地少,只好丁口输出。一人发财,羡煞乡里,于是随者众多,因以成习,乃为风气,沿袭日久。晋中晋南、徽州、温州,包括河北一些地区,莫不如此。冀商的历史,大体上同国内各地其他商帮一样,其兴起、发展、昌盛、衰落,延续了二三百年,其中可以查证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历史,是晚清至上世纪30年代,人称“百年辉煌”。

    抹不掉的传奇

    在历史上,冀商曾演绎出了一段抹不掉的传奇,其中以四大贡献最为突出:一曰开发东北,二曰沟通蒙古,三曰惠济京津,四曰物流天下。其曲折经历和突出人物,真真有无穷故事。

    开发东北之功绩,主要是老呔帮创建的。在乐亭历史上,经商是最璀璨的一页,从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有句民谚风行关里关外:“东北三个省,无商不乐亭”。据不完全统计,乐亭籍商人先后在东北大中城市和较大县城,开设商店和制造业达1000余家,经商人数达10万之众,形成名扬东北善于经商的“老呔帮”。乐亭“京东第一家”刘氏家族在长春的“益发合”,曾是吉林省规模最大的民族工商企业。1919年益发合创办了长春第一家利用动力制油的制油厂,标志着这座城市的近代工业开始初具规模;其后创办的制粉厂,是解放前东北地区最大的面粉制造企业;1919年成立的益发银行,是东北第一个现代银行,也是东北地区金融业起步的标志。老呔帮为东北工商“造血”的主力军,他们创建的许多商业理念甚至延续至今。有一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当年的情景——— 开发大东北,十万老呔魂。

    沟通蒙古最主要的是张库帮。张家口“具有陆地商埠之天然形势”,从大境门外延伸出去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库伦(今乌兰巴托)的一条贸易运销路线,就是被称作“北方丝绸之路”的“张库大道”。张库帮即是以张家口为基地的活动在这条国际商道上的商帮。据史料显示,在张库大道上经营的以张家口为基地的商户,清同治年间多达1027家;到了民国初年,仅大境门外的店铺就达1500多家。张库帮经营范围极广,“上至绸缎,下至葱蒜,无所不营”。张库大道这条商路的兴盛,给张家口带来了繁盛与喧嚣。大境门外元宝山下的金街,店铺商号鳞次栉比,交易市场人声鼎沸。据记载,当时设在张家口的英、德、美、日、法、俄、荷等国的商行,总数达到44家,这在当时可以和沿海大商埠上海、天津相媲美。

    冀中帮的业绩主要是惠济京津和物流天下。地域方面,河北环绕京津,河北人的生意,开始多为肩挑地摊,但相当有特色,而且集中体现了商帮的特点,即地区性、团队性和专营性,在某一商品领域独树一帜;少数发展不错的,则成为远近闻名、于今犹盛的老字号。琉璃厂是京城著名的文化街市,300年魅力不衰。其中书业,自清末废除科举后,“多河北南宫、冀州等处人,彼此引荐子侄,由乡间入城谋生”(孙殿起《琉璃厂小志》)。如今走进琉璃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街口的“来薰阁”牌匾。这个由河北南宫陈家开创的百年老店曾是“北京最大的一个私营古旧书店”,生动演绎了冀商之于全国古旧书业的渊源。全国各地商业老字号以北京为最,其中全聚德烤鸭店、东来顺羊肉馆、内连陞鞋店应该是佼佼者。但人们很少知道,“全聚德”是由河北冀州杨家寨人杨寿山创建的;“东来顺”的创始人是祖籍河北沧州的丁德山兄弟;“内联陞”是直隶武清人赵廷开办的,这委实是冀商的骄傲。“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被称为天津食品“三绝”,其创始人高贵友、刘万春、范桂林也都是河北人。在当年的天津,河北冀州人数量多影响大,他们开办了不少名噪一时的企业和商号,如益丰南纸局、陈记瓷器店、宏中酱油公司等,为这座北方最大的工商城市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冀商三大帮,物流满天下,但论其特点,则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冀中帮身上;因其地域多特产特业,故地区性、集团性、专营性非常明显。如保定酱业、辛集皮毛、安国药材、高阳棉布、安平丝网,顺平肠衣等等,莫不商帮遍地,物流天下。历史长、产品精、声誉佳、贡献大,多有“半天下”之美名。

    即使不放眼全国,单论冀商在河北这片土地上的贡献,也是彪炳史册。例如石家庄和唐山在当今河北城市群中是最突出的两个,人们常说,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唐山是“煤矿开出来的城市”。实际上,这两座城市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更是大商业时代的宠儿。老呔帮对于唐山,冀中帮对于石家庄,犹如五谷对于人体,在其成长强壮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冀商的人文考量

    河北的人文精神中,素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情结,一种悲壮之美,所谓“慷慨悲歌”,所谓“山东好汉,河北英雄”。河北人的大轮廓是朴实平淡、侠义坚忍,这些人文性格和精神特质自然而然地在冀商身上体现出来。

    特殊的文化内涵,是商帮的重点特征。越是有名的商帮,其人文色彩就越显著。我们不妨以闻名于世的晋商、徽商为参照,来考量冀商的人文性。历史上,晋商与徽商并称商界双雄,领风骚500年。晋商崇信信义,诚至天下,独以银行业发达而称“汇通天下”。影响所及,山西全省有“人人经商,个个言商”的社会风尚。晋商守成,发家后多大修宅第,今三晋旅游热门景点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均如是。世人均认为山西人质朴厚道,辛俭勤劳,还要添上一句“精明算计”,这是晋商的功劳。徽商经商好政,亦商亦仕。和晋商不同,历史上的徽商从来不是一个单纯以经商赢利为唯一目的的商业集团,“红顶商人”胡雪岩可谓代表和翘楚。

    表面看来,较之晋商、徽商乃至浙商、粤商、鲁商等,冀商的人文特点并不十分突出彰显,缺乏一两条广为人知的表征性的说辞。但是了解了冀商的历史,还是能够明显感觉到其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和人文精神,完全可以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冀商不像晋商、徽商那样善于与“官”“政”结合。老呔帮中“京东第一家”的乐亭刘氏,因与奉系军阀结怨,张作霖翻脸查封了刘家在东北的所有商号,导致其三分天下失其二。这样的事,在晋商、徽商那里大概是不会发生的。旧时张家口民谣;“山西人骡驮轿,山东人大褥套,直隶人钱两吊”,用以形容三省商人还乡时的不同场景。晋商、鲁商在外挣了钱,一般将银子运回家;而冀商则往往留在当地作进一步发展。此外,河北人隐忍低调、不事张扬的性格,也可以对“钱两吊”作出解释。还有一首民谣唱道:“山西人盖房,山东人存粮,徽州人修牌坊,直隶人讲排场”,细细品味,不无道理。河北人性情直爽,很爱面子,买卖人更看重这些,自尊很强。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冀商定格在燕赵大地,河北人的历史文化基因会对冀商的整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形成一种人文共性——— 闯练、诚信、平实、重义。同是冀商,老呔帮、张库帮、冀中帮的人文性又有差异。老呔帮热心教育,造福桑梓。大商人武百祥提出,“公益要丰,私用要廉,捐资办学,培养英才。”1904年,“京东第一家”刘家兴办刘氏私立第一中学堂,开乐亭县私人办学之先河。到上世纪30年代初,乐亭县的商人们在家乡捐资办起了164所中小学,遍及城乡各地。张库帮一直贯穿着“义利相通”的经营理念。刘质甫闻听家乡河间遭水灾,将自家粮站倾尽赈灾,全村人对此念念不忘。直隶帮则朴实大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琉璃厂“来薰阁”店主陈杭购得一套1589年刻版的《忠义水浒传》作为“镇店之宝”,用资5两黄金。解放后,陈杭将这部价值连城的古书无偿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往事并不如烟,其情如睹,其声可闻,令人不胜感慨。

    薪火相传的新冀商

    新型商帮如何继承传统商帮精神,在现代商业文明中怎样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的人文精神,是各地新型商帮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重义不轻利,重利不忘义,这应该是新冀商对前辈传统精神的继承和扬弃。

    商帮的声望是精神先导,是以文化排先后、比高低、论输赢,即以商帮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决定商帮的成就和影响。历史上存在过的“冀商”两个字应该是大写的,是相对于晋商、徽商、浙商和其他各路商帮而独立存在的。有着独特经历、作用和影响的冀商,对于今日新冀商的崛起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文化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20多年的风雨拼搏,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以北京河北企业商会的成立为标志,“中国冀商”一词浮出水面,叫响“冀商”成为社会上引人关注的话题。

    新冀商产生的必要条件,诸如人员、规模、资本、市场、影响等,可以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目前在北京的河北人超过百万,从事的行业达几十种,有的已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在重庆的河北人达10万,拥有2000家以上的企业,年贸易总额超过10亿元。资本方面,北京河北企业商会负责人直言:“无论资本实力还是影响,在北京,冀商不会输给任何商帮。”2006年商务部评选出的“中华老字号”,我省有8家金榜题名;辛集市的支柱产业为制革及服装,其中羊皮制革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代表国内先进水平,是全国最大的产销基地;安国被称为中国“药都”,年吞吐中药材10万吨以上,年成交额六七十亿元;高阳三大主导产品——— 巾被、毛线、毛毯的产量均为全国第一,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安平丝网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丝网生产基地和丝网产品集散地;顺平肠衣产品占全国产量40%,销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达3000万美元。

    新型商帮是一个地区有潜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组成的商业力量,它已由旧式商帮“兼顾利与义、得与失”的价值取向,走向现代社会强调规则、合作、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商业文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继承传统商帮精神,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的人文精神,是各地新型商帮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传统商帮精神中,有许多是各地共有的,如艰苦创业、诚信为本、薄利多销、造福桑梓等等,许多特点某个商帮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如晋商的勤俭守信、汇通天下;徽商的亦商亦仕、财自道生;浙商的开拓冒险、务实苦干;而冀商,则是朴实平淡、侠义坚忍。河北人的性格中,自古以来便渗透着“义”的精髓,冀商如此,新冀商也应如此。2006年北京河北企业商会成立现场,短短几分钟内企业家们捐赠达到200多万元,见多识广的《人物周刊》老总叹曰:“这种场景不容易看到。”

    重义不轻利,重利不忘义,这应该是新冀商对前辈传统精神的继承和扬弃。品牌的影响力中,最重要的是文化意义。新冀商要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叫响,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自身的形象,体现出一种世人赞誉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包容在现代商业文明主流价值观中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有助于冀商做大、做强、做久,而强大的冀商又会将这种人文精神不断充实、升华。

 

关于我们 | 冀商动态 | 冀商榜样 | 投资河北 | 冀商论坛 | 冀商史话| 冀商画院| 名企名品
版权所有:天下冀商网    运营:石家庄今视广告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98号 手机:18032663797  
电话:0311-87688888转1511 邮箱:txjishang@126.com
冀ICP备14006640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9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