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下冀商网

冀商史话
东方式生死突围
——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半个世纪的坎坷与荣光
发布日期:2015/5/25 17:57:29   文章来源:河北工人报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东方是一个传奇,从一个穷山沟的兵工厂到国内电梯安全部件龙头企业,东方走了49年。一路走来,东方有过荣耀,有过迷茫,走过弯路,甚至跌入破产的谷底。

    但即使在生死边缘,东方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血性和尊严。自我救赎,完成不可思议的生死突围,找回属于自己的荣耀和骄傲。

    1 三线建设 雏鸟初鸣

    1966年,太行腹地。

    距离涞源县城以东30公里的南赵庄村,一个12岁的男孩站在村里,打量着不断涌进村,挎着绿挎包的生面孔。这个男孩叫杨炜,现在是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当时只知道要在村里建厂子,但具体生产什么都不知道。直到后来我进厂上班才知道,原来是造迫击炮弹的。”杨炜说。

    这些涌入山沟的生面孔,是背负毛主席“建设三线”、“准备打仗”重托,从湖南、齐齐哈尔、山西长治等地前来建设军工企业的。根据兵器工业部的批示,1966年1月,东方机械厂筹建处(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前身,以下简称东方)在涞源501指挥部成立,工厂代号9103。

    然而,在情况不明的大山深处选一个好厂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东方原副厂长张守勤回忆说,“最开始厂址选在涞源县城北黑水沟,这地儿沟窄而深,山高而陡。然而正式开始测量时发现,这沟正当风口,水源缺乏,只好放弃。”

    为尽快落实新址,筹建处派人对涞源县境内山沟进行考察。经过两三个月的考察,东方人把目光聚到县城以东的南赵庄村。河北省军区司令马辉也来到这个小村庄,曾在此带领部队打游击战的马司令看到眼前这条沟,连连称赞“风水宝地。”这地方完全符合靠山、隐蔽、分散的三线建设原则,马司令一锤定音,9103厂就建在这儿了。

    1967年10月,东方厂正式开工建设。厂房最大的也就百来平米,小的只有几十平米。出于保密考虑,所有厂房都是东一个、西一个。让外人看来这就是一些农村院落,不能看出是个工厂。

    建设者们遵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宗旨,清晨从干打垒的临建房、老乡家中出发,靠人拉肩扛、撬杠钢钎,把一台台机器设备移进厂房,一根根电杆拽到山上。吃的粮食是采购员用扁担从七八里外镇上一担一担挑回来的。渴了就从路边河沟舀点水喝……“当时人们都比较 单纯,革命热情高涨,吃点苦不算啥。大伙只有一个信念,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尽快出产品。”

    1970年底,投资1850万元的工厂基本完成。东方人摩拳擦掌,准备在来年10月1日之前铸出第一炉迫击炮弹,为国庆22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2 展翅翱翔 短暂辉煌

    迫击炮弹试制初期,困难重重。部分高难度和大工作量的自制工装设备处于设计制造过程。对此东方人决定,“产品先上马后配套,边生产边配套。”由于缺电,铸造弹壳用的运模车全靠工人拉着转。一个模型铸六发炮弹,车下有钢轨,试制时工人们拽着车沿着钢轨走。旁边的职工用大勺将融化的铁水倒进模型中。杨炜回忆说,“滴落的铁水烫到职工手脚的事情时有发生。”在这个冬没暖气、夏没电扇,铁渣、尘土满屋飞的车间,东方人没有任何怨言,全身心投入到迫击炮弹试制过程中。

    “(1971年)‘十·一之前’,第一炉炮弹终于出炉。”张守勤回忆说,“经过实地打靶试验,我们造的炮弹在射击精度和杀伤力方面都达到了部颁标准。1972年5月,兵器工业部正式给我们颁发了‘产品质量认证书’。”

    在东方人隐身山沟搞军工之时,山沟外的世界已被文革运动包围。东方也未能躲开这场运动的影响,张守勤说,当时厂里有迫击炮需要送到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为防止迫击炮在路上被人抢走。我们找了辆救护车,职工苑小乱缠了一头绷带装病号,迫击炮就藏在他躺的木板下边。”在路上,张守勤果然碰到了几拨拦路检查的,“当时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生怕他们搜出炮来。”

    “干什么的?”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张守勤急中生智,举着胳膊喊道。

    “过去吧。”

    文革期间,东方人始终没有放松军品生产。职工热情高涨,坐在露天球场看完铁人王进喜事迹的电影后,职工们自发走进车间开始加班。“当时每个车间都有人主动加班,听说哪个车间有人加班,夜里食堂会准时把饭端进车间。”这时的东方厂创出年生产炮弹48万发,年产值2400万元的记录。东方也被河北省政府评为“大庆式企业”,1975年走进了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现场。

    然而,历史车轮的轨迹总是变幻莫测,谁能想到刚刚驶入快车道的东方,即将面临一场生死考验?

    3 折翅坠落 日暮西山

    时光飞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同时国家裁军减支,从1980年开始,东方军品任务锐减,进入“保证军品任务完成,努力发展民品,最后实现以民品为主”的艰难转轨历程。

    军转民谈何容易。军品是计划产品,属于铁饭碗。而民品只能靠自己去拼地盘、抢饭碗。

    “其实当时也不知道东方适合生产啥,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看别人造什么自己回来就干。”杨炜说,“当时我们造了几十台纺织机,结果产品出来了,拉到市场没人买。卖了好几年也没卖出去,最后只得扔库房里了。”市场经济初期,东方还先后做过洗衣机、音箱、自行车飞轮等十几种产品,但都没成功,产品无人问津。

    在四处碰壁的民品研发阶段,和北京电梯厂合作生产的电梯安全部件,或许是唯一能让东方感到欣慰的地方。“这基本上是我们生产的唯一有人要的东西,一年能做二三十万的货。”然而这点钱对上千东方职工来说,杯水车薪。

    1989年,国家不再给东方任何军品任务,彻底断粮了。为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东方开始四处揽零活儿,“再小的活儿也接。靠现有的设备四处帮人加工零件,挣个加工费。”

    然而,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上千职工经常五六个月拿不到工资。职工们有怨言,看不到希望,为了生计,有本事的人纷纷离开了。

    此时,东方也在思考出路:在战争思维下诞生的东方,之前的一切有利因素如今在市场经济的规则下,全都成为活下去的障碍。

    建在深山沟的东方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客户来谈生意,100多公里的曲折山路,开车要走上半天。坐火车要深夜才到,搞不好就坐到60多里外的涞源县城。一些客户来后明确表示,“以后再也不想来了”……

    走出大山,成为东方唯一的出路。

    然而,搬迁的钱从哪儿凑,成为横在东方人面前的一道坎。经四方跑动,东方从银行凑来1亿贷款,1996年开始搬迁,新厂址选在廊坊。

    刚刚走出大山的东方,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更严峻的危机猛然爆发。由于没有主打产品,工人们没有活儿干,上千工人一个月也上不了几天班。巨额还贷压力让企业举步维艰,施工队、建材商每天都到厂子催账,财务账号也被银行封了。最困难时,东方负债7000多万元,职工半年没拿到一分钱,更别说总计400万元的医疗费了。

    不仅如此,拖家带口从山沟里迁出来的职工,在廊坊举目无亲,住宿成了头等难题。因房子一时不能交付,未入住的职工,在工厂前的空地上搭起窝棚,用碎砖码起小平房。有的直接把被褥铺到办公室、车间、厂房。一时间整个厂区挤满了人,连门都关不上。工厂原材料、办公用品、车床零件被一些职工偷卖一空。军心涣散,失望压抑的阴霾压在厂区上空。

    这一次,东方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4 凤凰涅槃 东方重生

    1998年1月7日,兵器工业137厂总经济师王光明,来到满目疮痍的东方担任厂长。看看这个快进太平间的厂子还能不能救活。

    第2天,王光明早早起来,想看看厂里还有多少人上班。“哎,这就是那个新来的厂长。”还没走到车间门口,一群工人围了上来,“喂,你到这儿干什么来了?”“我到这儿来工作。”“干什么工作?”“任命当厂长。”“那你带钱了吗?”“没带钱。”“没带钱来干什么?”“回去吧,赶快回你的137厂吧!”“撵他走!”……

    “正因为闹到这个程度了,本人就更不能走了。如果我走了,你们和我都不会甘心!这个厂长我当定了!”在接下来的全厂职工大会上,王光明吼道。

多说无益,尽快确定东方主打产品是唯一活路。结合东方军工企业优势和市场调研,王光明将目光锁定曾经生产过的电梯安全部件。对于东方来说,这是事关生死存亡的一仗。为此王光明和销售人员一起四处跑订单。

    1999年,王光明登门拜访全国著名电梯企业上海永大日立电梯公司。初次登门,在137厂万众拥戴的王光明吃了闭门羹——副总经理、技术部长拒绝见面。

在门口苦等了3个多小时的王光明仍不死心,终于通过别的途径打通了技术部长的电话。

    “我现在正忙,没有时间待客。换个时间吧。”技术部长就要挂断电话。

    “就两分钟,给个面子……”王光明恳求道。

    他的执著打动了技术部长,他和王光明约定到东方看一下。一周后,这位部长来了。可东方的境况又使他失去信心,“你们的环境和设备太差,没办法合作。”“部长,我先给你发一批货,好你就用,不好你就扔。这批可以不要钱。”

一个月后,上海永大日立电梯公司看到东方发来的样品,回复说,“制作精美,技术过硬,价格合适,可以合作。”见此,王光明趁热打铁,为东方拉回70万元的订单。这第一桶金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军心涣散的东方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当年4月,王光明筹集10万元钱参加中国国际电梯展。对此,职工抱怨说,“有了钱不发工资,却要参加什么展会?”认为所有的钱都应该用来解决职工困难,而王光明却义无返顾地参展。此次展览会上,出现了河北东方制作的第一本精美的产品样本;展览会后两个月,东方拿到200万元的订单。

    此后,王光明和销售人员跑遍了大江南北,到访了国内所有的电梯生产厂家。东方逐渐缓过气来了。第二年,东方产值达到了1000多万元,第三年,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并以每年40%-50%的增幅前进。

    解决生死存亡的东方,开始厉兵秣马,书写属于自己的骄傲与荣耀。

    5 凤舞九天 灵动云霄

  重生的东方,绝不仅仅满足解决温饱问题,做就做最好的。为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东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2007年8月28日,东方完成政策性破产,改制重组为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王光明担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成立不到一个月,东方与全球最大电梯公司美国奥的斯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全世界最大、最好的电梯公司选择了中国最大、最好的安全部件供应商,衷心祝愿你们取得双赢。”签约仪式上,原中国电梯行业协会理事长任天笑说道。

  东方与美国奥的斯公司、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瑞士迅达电梯公司等国际知名公司的合作彰显了东方弄潮市场经济的进步与智慧。

  王光明对全球知名电梯企业产品研究时发现,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一种采用镀锌技术的安全钳结构有缺陷,上边螺钉是鼓起来的。王光明把螺钉改成平头,镀锌改为镀硬铬。产品防腐、耐受冲击、耐高温性能提升。由于采用反坦克火炮军工技术,虽不光亮,但更实用。改进后的产品获得国家专利。

  然而,当王光明将改进后的安全钳拿到德国人面前后,蒂森公司代表博勒告诉王光明,公司出现两种不同声音。一种认为产品材料、质量都过关,可以合作。另一种认为涉嫌仿造侵权,要起诉。双方争执不下,最终蒂森公司董事长召开会议决定,测试产品性能、让王光明报价、查询产品是否有专利保护,再议。

两天后,蒂森公司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东方厂的产品外形美观,价格是我们同类产品的1/4,可以合作。

  “随着电梯市场的不断扩张,仅盯在技术工艺上的消化吸收和拷贝是不够的。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必须结合企业实际,研发自己的产品。”王光明说,“不光跟对手竞争,也要跟自己竞争。只有不断颠覆自己的产品,路才能越走越宽。东方每两到三年就要更新一次产品。”

  为此,王光明专门组织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经过潜心摸索,刻苦攻关,至今东方已开发出电梯安全部件5大类,90多个品种,300余种规格,年生产数十万套的生产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全力征战国内外市场的同时,王光明对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的激情从未减退。国际知名电梯厂商对供货企业要求极其严格,其中一项叫作Q+3级企业认证,比ISO9000更加完善。为此,王光明大刀阔斧改革现有管理制度,重金购置日本生产设备。成为国内早期通过这项认证的电梯配件企业,东方技术管理水平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通过一系列质量、技术、市场、管理的创新战略,东方已经全然恢复生机和活力。如今的东方已成为年产值近7亿元,电梯安全部件占全国市场份额40%的行业龙头企业。今年3月27日,由廊坊东方富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冀菱电梯部件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苏州东方富力电梯部件有限公司在苏州开工,主要从事电梯安全部件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0多万台套电梯安全部件的生产能力。

  如今,东方建立了廊坊总厂为总基地,上海、广州、廊坊龙河经济开发区和苏州汾湖高新区五位一体的生产销售格局。兵强马壮的东方人征袍未洗,再度出征。

在王光明办公室中,一把军号放在橱柜最显眼的位置。49年来东方一直延续用军号传递作息讯息传统。东方人说,“听到号声,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干劲就来了,听不到心里感觉空落落的。”

  在王光明看来,科技生产必须创新,优良的文化传统必须坚守。东方脱胎于军工企业,国家利益至上、质量文化、安全文化等军工文化在这里不但得到继承和发展,而且与国际先进管理文化交融,形成东方特色文化的DNA。

  冲锋的号角每天都在吹响,经历过生死突围的东方人,似乎在以这种方式告诫自己,唯有不断创新、冲锋,才能铸就更加绚烂的辉煌。(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工会宣传部副部长潘英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郭成

关于我们 | 冀商动态 | 冀商榜样 | 投资河北 | 冀商论坛 | 冀商史话| 冀商画院| 名企名品
版权所有:天下冀商网    运营:石家庄今视广告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98号 手机:18032663797  
电话:0311-87688888转1511 邮箱:txjishang@126.com
冀ICP备14006640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9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