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下冀商网

冀商史话
一盏红透华夏的灯笼
——探寻藁城屯头村宫灯产业的百年发展经络
发布日期:2014/11/3 7:26:09   文章来源:河北工人报

文/周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对于古代文人墨客来说,除却琴棋书画、梅兰竹菊、风花雪月,能够寄托情感的,还有灯笼。作为中国传统灯笼文化的一个地方符号,藁城宫灯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藁城屯头村作为发源地,现有的1100多户人家几乎都在从事宫灯生产。世代子孙牢牢看紧这门生存手艺,并加以创新;无畏的后生凭着骨子里的执著劲头,用勤劳和智慧开启了一个又一个市场。从原始纯手工到如今机械化生产,朴实的宫灯后人用粗糙的双手精心打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宫灯生产大世界。

 

    10月15日下午,秋日的阳光格外柔和,行走在前往“宫灯生产专业村”——藁城屯头村的路上,我想象着曾在那里上演的各种生活场景:寻常百姓家的庭院,被时光带走棱角的青砖,招呼孩童回家吃饭的一缕青烟……“灯……笼……呦……”一声悠长而悦耳的吆喝随风飘过,货郎担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上元前夕的日光里,伴随货担发出的吱扭声,渐渐消失在巷子深处。留下的,是一抹朱红色的灯笼。

    从石家庄往东,到藁城往南,一路辗转,终于看到了气派的屯头村牌坊。苍劲有力的金色“屯头”繁体大字将这里厚重的文化气息阐释得恰到好处。“中国宫灯第一村”到了!拿好采访本和相机,我的思绪立即被满街的大红灯笼牢牢捕住。

 

    ■宫灯之源——从丝织衍生品到独立产业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辛弃疾《青玉案》)

 

    宽阔的柏油马路,各色各样的小洋楼,低头抬头全是大红灯笼。走进各家小院,支灯笼、粘金纸、晾灯笼……一群男女老少沉浸在制灯的繁忙中。如今的屯头村已找不到古村落的痕迹,在浓重的现代化气息中,能揭示它特殊身份的,就是这一家挨着一家的宫灯生产企业。

    据屯头村村民介绍,宫灯起源于汉代,由古人用的纱罩灯衍变而来,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商代时期,藁城先民首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工具——脚踏木机,蚕丝经过加工变成一批批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藁城各大绸庄。

    相传,清初藁城屯头村一个张姓开绸缎庄的人,因一批红色绸布没有卖出去便把它做成红灯笼,没想到深受欢迎。从那时起他就专门做红灯笼,形成规模生产,并由此世代传承,灯笼业也由此衍生而来。

    关于宫灯传人,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清雍正年间,屯头村一李姓老汉有做灯笼的手艺。每到年节,便做几对灯笼挂在自家门口增添节日气氛。有一年,他做了几对精致的灯笼到藁城集市上去卖,恰被县太爷看见,并全部买下,挂在县府整日观赏。县太爷为取悦皇上,将灯笼献进宫内,果然被皇帝一眼看中,龙颜大悦,便把灯笼定为贡品。后来,“贡灯”又被称作宫灯。

    清末封建皇朝衰败,民国时期历经战乱,藁城宫灯一度陷入停产。直到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后,以李老硕和张廷柱为代表的后裔传人重操旧业,才迈出了宫灯复兴的第一步。

    从后人提供的唯一一张记录李老硕制灯场景的照片可以看出,李老硕对宫灯倾入的情感不一般。照片中,李老硕戴着那个年代农民特有的白头巾,坐在一堆灯笼中间,一只手按着弯曲的竹条,另一只手扶着撑子,脸上露出慈祥而满足的笑容。

    也许是对灯笼有着特殊感情,也不知从何时开始,藁城居民盖房时,都会将悬挂灯笼的挂钩嵌入房门顶棚,与砖块泥土混合在一起,坚不可破。

 

    ■宫灯之兴—— 从地方销售到遍布全国市场

    南雁依稀回侧阵。雪霁墙阴,遍觉兰芽嫩。中夜梦余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宋·欧阳修《蝶恋花》)

 

    从李老硕开始,宫灯再次走进屯头村民的生活。然而,其始终停留在作坊生产且很少走出去。直到1984年,在第十一代传人中,一个叫张风军的小伙子,怀揣着500多元复员费,从部队回到老家屯头村。谁也没曾料想,这个从军队回来的后生,竟带领着屯头村上百个宫灯传人,将藁城宫灯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2004年10月15日,在藁城宫灯研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记者第一次见到了董事长张风军。黝黑的皮肤、浓重的眼眉,标准的国字脸,身上透露着一股北方汉子的豪爽。张风军告诉记者,7年部队生活赋予他不服输的精神,当时看到络绎不绝的买家争相抢购父辈们用竹条和红纱做的宫灯,把宫灯推向大市场的想法应运而生。

    19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各地百货站是节令物资的主要聚集地。要想开拓大市场,百货站是唯一的突破口。

    1984年深秋,提着两只灯笼,一罐豆瓣酱,几个馒头,重新揣上500元复员费,张风军踏上了南下的火车,经过两夜三天,他来到江西萍乡全国百货会。

    “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啊!”第一次参加展销会,一切既新奇又富有挑战性。张风军照着别人的样子租了一个小圆桌,可一连坐了两三天,少有人问津。萍水相逢的同行老吴告诉他,光摆桌子不行,还得学会吆喝,最重要的是要去各省市参会负责人的住处,当面推销。“老吴带着我去了一个宾馆,见了面该说什么话,怎么说,给我演示了一遍。”就这样,张风军照猫画虎,竟然拿下了十几个百货站的订单,3000多只灯笼。回到家,张风军借钱搞生产,召集所有亲朋好友帮忙,最终如期交货。

    张风军的萍乡之行,打响了藁城宫灯进军省外市场的第一炮。与此同时,他又想起一个最“笨”的推销办法——写信!张风军坐在结婚用的小平房里,一声不吭,连续写了8天,每封信上都注明身份和产品介绍,收信一栏写上“百货站负责人收”,逐一寄往全国各地的百货站,一共寄了800封。在外人看来,张风军简直是“病急乱投医”,就连张风军自己,也觉得这些信最终会石沉大海。然而,一个月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如雪片一样飞进屯头村。张风军一下子接到了6000多只宫灯订单,相当于那个时候整个村一个月的产量。两次事件后,张风军成了屯头第一个万元户。

    屯头村炸开了锅!人们纷纷向这个敢于闯荡江湖的后生取经,效仿他提着灯笼出去找财富。人数最多时,同时有250多人在外推销灯笼。1984年到1990年,以张风军为首的宫灯后生几乎走遍了铁轨铺到的每一个城市,广西的南宁、柳州、桂林,贵州的毕节、六盘水,云南的昆明、大理,新疆乌鲁木齐,东北牡丹江……     就这样,藁城宫灯走出了藁城,走出了河北,摆进了全国各地百货站的柜台。

 

    ■宫灯之约——从孤军奋战到蔚县剪纸加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宋·辛弃疾《破阵子》)

 

    凭借骨子里与生俱来的生意头脑,土生土长的屯头村后生们,把这门祖传手艺推销到了全国各地。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大,原始宫灯花样形式已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要想生存,就必须创新!这时,谁也没想到,张家口蔚县有一个与张风军年龄相仿的小伙子不仅是个制灯天才,还是个剪纸行家!

    1988年的一天,张风军意外收到一封张家口蔚县编织袋厂工人的来信。寄信人史有全比张风军小4岁,从小喜欢制作花灯,并精于蔚县剪纸。原来,史有全在当时畅销杂志《华北民兵》上看到了张风军的创业故事,便心生向往。他在信中向张风军表达了自己对做灯的热爱,并附上自己的作品。张风军收到信后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坐了8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张家口,素未谋面的两个知音一见面就达成惊人的默契。史有全二话不说,毅然决定为张风军设计宫灯。

    一个在石家庄,一个在张家口,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一本《华北民兵》成了事业合伙人;一个是宫灯,一个是剪纸,原本没有任何关联的地方艺术,却因两个志同道合的人许下毕生之约。

    2003年,史有全干脆带着自己的家乡绝活携全家搬到了藁城。不久,融蔚县剪纸及藁城宫灯艺术于一体的“民间纸雕彩灯”问世,镂空雕刻、龙凤图形,古老的剪纸艺术和宫灯艺术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2005年,纸雕宫灯被省政府指定为对外交流礼品,并在石家庄国际贸易洽谈会上获金奖。2006年在中国北方旅游产品闻名交易会上再获金奖。中央、省、市电视台多次播放宫灯专题片和新闻,《河北日报》等报刊不断发表推介文章。

    由于纸雕宫灯时尚新颖,又可自由插装、方便携带。短短一年时间,张风军公司的宫灯销量就从之前的每年10万多只猛增到100万只。目前,工艺纸雕宫灯生产线年生产能力72万只,年生产宫灯及广告灯34万只,大型电动彩灯840多台,全国市场占有率85%。

    为了感谢远道而来的知音,张风军把公司的50%股份给了史有全,并由史有全担任总经理。当地人笑谈,一个是营销大王,一个是宫灯艺术家,谁也离不开谁。合伙创业30年,他们比亲兄弟还亲。

 

    ■宫灯之盛——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化生产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藁城宫灯的迅猛发展,名望也越来越大,而后人们并没有感到满足。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消息传遍世界每个角落。当国人们沉浸在喜悦中时,宫灯后人们就已开始在为“跑”奥运做准备了。申请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许商品,把宫灯推向全世界,成了宫灯风云人物张风军的下一个目标。

    2005年,张风军像当时跑全国百货站一样,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轴劲,提着灯笼带着史有全来到了北京。

    张风军回忆说:“奥组委住在7楼,我蹲守在9楼,等了两天,终于见到了人。”然而,在全国200多种商品的竞争下,藁城宫灯首次战败。3个月后,张风军带着新设计的灯笼二次进京,却再次被否。两次失败,原本认为一切皆异想天开时,史有全却在奥运吉祥物身上找到了设计灵感。两个月后,二人带着一套福娃宫灯第三次来到北京。惟妙惟肖的福娃跳动在纸雕宫灯上,灵动而俏皮,既符合奥运特点又传递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次,福娃宫灯顺利通过审核,局面发生逆转!

    产品通过了,新的挑战接踵而来。纯手工制作、小作坊生产,无法达到奥组委对特许商品生产企业的要求。要想成功,就必须花血本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张风军算了一笔账,这一改造,至少要花费40万!“当时所有人的心都在打鼓。通过了好说,万一没通过,40万元就打了水漂。”那一刻,距离奥组委考察只剩下10个月,把小作坊变成标准企业,堪比登天!

    然而,冲出国门的热情已在宫灯后人心中燃起熊熊火焰!张风军和史有全三次南下深圳,买来60多台当时最先进的激光雕刻机,沿用几十年的手工雕刻技术退出生产,传统手工艺品迎来了机器化批量生产的春天!为了支持地方产业,当地政府特意拨出一笔资金扶持宫灯发展,将当地一家老企业的厂房低价租赁给张风军。张风军之前占地只有2亩的厂房,一下子扩大到20多亩,还建起了全国唯一一家宫灯博物馆。

    2007年春暖花开时,张风军的公司迎来了奥组委的考察。奥组委怎么也没想到,传统手工艺品还能借助机器如此大批量生产,高规格的厂房、娴熟的制作技艺,这一切,彻底征服了考察团!

    就这样,借助奥运契机,藁城宫灯完成了又一次质的蜕变!两年之内,当地宫灯的营业额竟翻了10倍。此后,藁城宫灯顺利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特许商品,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特许商品。如今,只张风军一个公司的年营业额就超过1000万元。

    藁城宫灯不仅红遍了华夏大地,还远飘俄罗斯、韩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挂到了美国纽约唐人街、法国巴黎香榭尔大街……挂到了全世界每一处有华人的地方。

 

    ■宫灯之路——从传承到掌握市场发展视角

    车流水,马游龙。万家行乐醉醒中,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宋·晁端礼《鹧鸪天》)

 

    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藁城宫灯能够延续至今,关键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懂得变通。清代宫灯有38道制作工序,藁城宫灯更为复杂,56道。然而,通过引进机器生产和科学分工,需要人工操作的只剩下简单几道。经过多年的经验,韧度更强的铁丝、时尚美观的绒布基本取代了传统竹条、绸布。就连宫灯种类,也发展到红纱宫灯、纸雕宫灯、大型电动彩灯、木制宫灯和韩式日式宫灯五大类。

    未来藁城宫灯会走什么样的路?宫灯后人们早已有了具体的规划。

    张风军信心满满地说:“要想在市场上长久立足,就必须适应市场发展。在网络上开辟一席之地就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通过查询,记者发现,淘宝上目前共有80多家销售藁城宫灯的店铺,其中近20家地址在石家庄。张风军的公司不仅在淘宝网、京都商城等购物网站有店铺,还在今年8月份成功入驻央视网商城。

    网络销售模式吸引了大批外来大学生的加入。这些渴望有作为的年轻人给宫灯生产注入了新鲜血液。从河北科技大学毕业的张召峰是藁城宫灯研制开发中心策划部的一员,他为公司在淘宝网上经营一家宫灯专卖店,年销售额100万元。土生土长的藁城女孩刘园园,从石家庄经济学院一毕业就毅然回到老家投入宫灯行业。就连张风军和史有全的儿子张强和史云飞大学毕业后也回家接过了父辈手里的接力棒。

    除此之外,全国唯一一家宫灯博物馆——藁城宫灯博物馆的内部装修已接近尾声。这座投资100多万元得以建成的博物馆兼具观赏、购物、学习等多种功能,宫灯旅游业将成为一块待开垦的肥沃土地。

    如今,屯头村宫灯生产的辐射面积已覆盖5个乡镇,49个村,当地共有500多家灯笼加工户和42家制灯企业在从事宫灯生产。在藁城百姓间,流传着一支与宫灯有关的全民健身歌舞——《中国红,宫灯红》,每逢举办全民健身展演,市民们争相参加。

    一盏宫灯,照亮了藁城人民的生活,而且会越照越宽。

 

关于我们 | 冀商动态 | 冀商榜样 | 投资河北 | 冀商论坛 | 冀商史话| 冀商画院| 名企名品
版权所有:天下冀商网    运营:石家庄今视广告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98号 手机:18032663797  
电话:0311-87688888转1511 邮箱:txjishang@126.com
冀ICP备14006640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916号